11月下旬,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和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分別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兩人都得到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承諾和擴大戰略伙伴關系的保證。同時,馬克龍也毫不掩飾想在后蘇聯空間擠壓俄羅斯的意圖。
法國總統馬克龍,圖源俄新社
1
愛之城
托卡耶夫在與普京會談后的第二天正式訪問法國,與馬克龍舉行會談。這是其11月26日就職總統后的第二次外訪。兩國元首同意發展文化、教育和經濟方面合作。此外,托卡耶夫還介紹了哈薩克斯坦的政治和經濟改革。隨后,他與法國參議院議長拉歇爾舉行會晤,呼吁其加強議會間對話。
在此前一周,米爾濟約耶夫也到訪巴黎。在其訪問前日舉行的烏法商業論壇也成果喜人,在該活動框架內簽署了超60億歐元的經貿協議和合同。此外,烏茲別克斯坦準備為法國企業分配一個單獨的工業區,并提供所有必要的生產基礎設施,除優惠條件外,將所有行業向其開放:能源、汽車、制藥、銀行和食品。盧浮宮甚至專門為烏茲別克斯坦組織了一場展覽。
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長期以來一直在爭奪地區領導權,F在,競爭已經加劇。當塔什干開始考慮建設核電站時,阿斯塔納也邁出同樣的腳步。米爾濟約耶夫宣布了“新烏茲別克斯坦戰略”,托卡耶夫也發表了類似講話。對兩國來說,與法國的戰略伙伴關系是這場競爭中的重要因素。
馬克龍以同樣的禮節歡迎兩國元首。愛麗舍宮、儀仗隊、在門口微笑迎接......對托卡耶夫的歡迎儀式相比之下略為保守,而米爾濟約耶夫獲得了馬克龍一個堅定的擁抱。
馬克龍和托卡耶夫
馬克龍和米爾濟約耶夫
2
巴黎的胃口
法國主要對中亞的鈾礦儲備感興趣。哈薩克斯坦生產全球40%以上的鈾,是全球最大的鈾供應國。烏茲別克斯坦的產量位居全球第五。目前,法國-哈薩克斯坦合資企業KATCO已加工了該國開采的15%的鈾。在巴黎的支持下,塔什干有望到2030年將鈾產量翻番,達到7100噸。
法國的核電工業需要鈾。同時,巴黎準備在中亞建造一座核電站。去年,許多觀察家認為,俄羅斯原子能公司在該地區沒有大的對手,但現在一切都變了。哈薩克斯坦薩姆魯克-卡澤納國家財富基金公司總裁薩特卡利耶夫說,將有幾家公司贏得該合同。烏茲別克斯坦能源部副部長謝爾佐德·霍賈耶夫說,俄羅斯的提議非常有趣,但價格昂貴。
但這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馬克龍毫不掩飾自己的地緣政治野心,試圖剝奪俄羅斯在后蘇聯空間的領導權。
特別是,巴黎試圖在解決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沖突中起主要作用。雙方幾輪會談最后以阿塞拜疆不希望法國參加其與亞美尼亞進行的和平談判而告終。阿利耶夫稱,馬克龍過于同情亞美尼亞,無法充當調解人。
普京和馬克龍
3
空想
有專家在接受俄新社采訪表示,馬克龍正試圖在后蘇聯空間彌補在其他對法國更重要方向上的失敗。但他在這里可能也不會成功。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后蘇聯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斯坦尼斯拉夫·普里欽說:“與托卡耶夫和米爾濟約耶夫的會談被包裝得非常好,但沒有突破性決定。所討論項目的實施將需要數年時間,而且不確定是否能實現所有目標。而法國在非洲的地位正在下降,在歐洲的地位也在減弱。與中亞的接觸是一種靈活手段,僅此而已。”
俄羅斯獨聯體國家研究所中亞部主任安德烈·格羅津對此表示贊同。他提醒說,馬克龍正被失敗所困擾。例如,美國通過了一項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侵犯歐洲制造商利益的反通貨膨脹法;與德國和土耳其的沖突正在升級;“解決”俄烏危機的嘗試導致普京不再希望與馬克龍溝通。
格羅津指出:“法國正試圖解決歐盟的能源問題。擁有大量鈾儲備國家的領導人接連會見馬克龍并非巧合。對托卡耶夫和米爾濟約耶夫來說,這次行程也很重要。兩國均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在世界主要權力中心間周旋。同時,歐盟對他們來說仍是主要經濟伙伴。”
專家強調,不能說巴黎“一招手”,中亞國家領導人就立馬過來。相反,在此之前,歐盟和美國官員已經到訪中亞。盡管如此,俄羅斯在中亞的影響力依然存在。法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承諾最多只能在幾年后兌現。實踐證明,在這些時間段內,通常會發生很多變化。
作者:米哈伊爾·卡特科夫
編譯:維卡
來源:俄新社